2021年2月5日,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获悉,经国务院批准,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长江江豚被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丁研究员认为,长江江豚保护是长江大保护成果的重要显示器。在他看来,“保护江豚,并不止是对一个物种的保护,更是对整个长江的保护。目前,江豚种群快速下降的趋势已得到遏制,这得益于我国正在推进的长江大保护战略。”
      “目前,江豚种群快速下降的趋势已得到遏制,这得益于我国正在推进的长江大保护战略。”王丁说,2020年1月,长江开始全流域禁渔,随着长江岸线整治、水污染防治等一系列生态行动的推进,长江的水生态保护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目前,在长江的某些区域,江豚已开始出现恢复性增长。比如,在石首天鹅洲、洪湖新螺两个迁地保护区,江豚的数量已经有100多头,一些2012年以前没有发现过的地方也出现了江豚的身影。2020年6月21日,王丁在洞庭湖考察,一个多小时就看到了20多头江豚,“比过去多了。”
      “江豚‘升级’,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王丁说,2018年7月24日,中国农业农村部正式发布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时提到,长江江豚种群数量迅速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种群数量极度濒危的现状没有改变,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他说,江豚面临的航运、水污染、水利工程建设等威胁依然存在,如何将长江禁渔落到实处,如何促进各部门的协调合作,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克雄研究员介绍,自上世纪80年以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1991年,长江江豚数量为2700多头;2006年,国际联合考察发现,已不足1800头;2012年下降到1045头;2017年长江江豚生态科学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其中长江干流445头、洞庭湖110头、鄱阳湖457头。
      “2017年的调查结果表明,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下降趋势被遏制了,但种群极度濒危的现状没有改变,保护形势依然严峻。”王克雄说。
      王克雄介绍,江豚保护上升一级后,保护措施、保护力度将加强。“江豚过去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比如对江豚可能有影响的涉水工程建设只要省一级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就行了,现在升为一级之后,这些工程的审批必须要上升到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审查批准才有效。”
      野外江豚保护力度也将加强。目前国家实施长江十年禁渔,今后渔业活动对江豚的影响是越来越小了,但是航运、涉水工程的建设等等,就成为影响野外江豚生存的重要因素。江豚升为一级之后,这些涉水工程、航运工程在建设设计、施工和运营时,对江豚的影响将会被充分考虑,并在国家层面上监管,更将会被社会广泛关注。江豚保护升为一级后,江豚如果因为人为伤害而导致受伤或者死亡的情况发生,嫌疑人将要承担更重的刑法处罚。
      2020年下半年,江豚频频在武汉江段出没,尤其出现在市民活动相对频繁的江滩、水域,引人关注。“我们应该主动避让江豚,避免打扰江豚的活动。如果发现有人伤害江豚,市民应该积极主动向渔政部门反映。”王克雄说。

7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