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推进“长江江豚文化公园”落地武汉

白鱀豚基金会等四家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长江江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动物,作为长江“原住民”,它们是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的旗舰物种,也是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

指示物种,2021年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江豚保护,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江豚保护是长江大保

护的“显示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是世界上最早且唯一以科研和公益科教为目的开展江豚人工繁育研究的基地,目前已有多头

江豚在白鱀豚馆出生,包括2头二代江豚。

        江豚已成为武汉市长江大保护和文化交流最具特色的名片。在中科院水生所和白鱀豚基金会的推动下,武汉市政府在2020年发布

《推进长江江豚重返武汉城区江段工作实施方案》,推出长江江豚保护的“十大举措”,支持建立长江江豚文化公园。武汉市农业农村

局与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基金会于5月22日在武汉成立了“武汉长江江豚繁育保种技术研究中心”“鲸豚保护科教基地”,进一步拓

宽了武汉市长江生态保护国际科技合作与长江文化交流渠道。

1.jpg

白鱀豚基金会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全民爱豚月(2022年)

        为了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的重要指示,丰富长江文明内涵,勇担新时代生态文明使

命。中科院水生所和白鱀豚基金会积极探索长江文化的跨界发展,与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武大文发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

全民爱豚月活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相关话题吸引了近2亿网民的关注。在“全民爱豚月”青山图书馆专场活动中,水生所江豚繁育

保护专家,白鱀豚保护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郝玉江博士与武大文发院韩晗副教授为线下和线上的听众带来了“长江文化——从工业遗

产到自然生态和人文精神”主题的精彩报告。

2.jpg

郝玉江常务副秘书长(右)与韩晗副教授(左)

        9月9日,中科院水生所、武大文发院、湖北省文化产业学会、白鱀豚基金会在中科院水生所签订了《四方战略合作协议》。中科

院水生所副所长缪炜研究员、资条处处长祁伟、科研处副处长李勋,武大文发院常务副院长陈波教授、方舟讲师、景园规划院院长/省

文化产业学会张薇教授、文旅规划中心副主任陈丹艳等,白鱀豚基金会秘书长王克雄、项目专员邓晓君和周硕等出席了签字仪式。

3.jpg

水生所副所长缪炜研究员致欢迎辞

        签约四方将形成战略联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各自资源和专业优

势,推动“长江江豚文化公园”落地武汉,并逐步推动将其列入“国家长江文化公园”规划,让“长江江豚之于武汉”像“大熊猫之

于成都”为全球人民所熟知。四方还将在长江江豚等水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研究和宣教,以及保护区发展规划、科学管理、人

才交流等方面进行广泛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科普宣传教育和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共同为长江大保护贡献力量。

4.jpg

四方代表签订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