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1日,“数字江豚”正式上线。随后,它们“游进”各类大型会议和活动中,惊艳亮相,抢睛吸睛,扩张这一品牌影响力。


5月22日,在第三届“全民爱豚月”启动仪式暨“数字江豚”成果展活动中,武汉市农业农村局发布“数字江豚”一年来取得的5项阶段性成果。


01“数字江豚”生态建设提速

组织召开了全市“数字江豚”生态建设大会,联合头部数字企业成立“数字江豚”守护者联盟,推进武汉白鱀豚馆驯养池繁育厅启用,从天鹅洲引进四头江豚,开展“数字江豚”发展思路课题研究,加快推进“数字江豚”项目实施。


02“数字江豚”“畅游”国际国内大会

“数字江豚”IP先后“游进”《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2022年5G+工业互联网大会、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2023年中国武汉垂钓挑战赛,它的清新形象和美好未来,深深吸引各类人士的关注。发布了“数字江豚”虚拟形象代言人,与公众亲密互动,为大家提供了可视化、场景化、沉浸式、互动式体验,“数字江豚”影响力逐步提升。


03“i江豚”程序及相关文创产品抢眼

发布了“i江豚”程序、“数字江豚”数字藏品、江豚樱花表情包、江豚皮肤等,建立了“数字江豚”主题网站,打造“共护江豚、共护长江”多维数字场景,全市建成多处江豚标志性雕塑,“数字江豚”全面融入市民生活。5月22日,由武汉新原力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数字江豚中心”元宇宙同步发布。同时,在江汉路的happy站台设立“数字江豚邮局”,打造元宇宙与大流量实体商业场景互动的江豚公益推广新模式。


04“数字江豚”吸引全国“两会”目光

市政协主席杨智作为第一提案人,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大长江江豚保护力度的建议》。全国人大代表王琼向人大提议,在湖北武汉大力建设“数字江豚”平台,用数字手段传播生态保护理念,“数字江豚”成为新的亮点,社会关注度逐级提升。


05“数字江豚”宣传媒体矩阵吸睛

先后配合新华社开展“江豚分娩”直播活动,吸引2.2亿网民参与;组织第二代长江江豚“YYc”征名活动,全网点击量超过1亿次。撬动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引得中央电视台以24分钟直播展示“数字江豚”内容;引来农民日报以《武汉建设“数字江豚”生态 打造江豚保护新引擎》为题进行了整版报道,媒体关注度高,社会参与面广。


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数字江豚”项目意义深远,希望大家继续关注、支持并参与“数字江豚”,用“数字江豚”IP展示武汉,持续营造 “数字赋能,全民爱豚”的良好氛围。


今年3月初,在武汉樱花盛开之际,武汉云等“数字江豚”项目运行主体邀请大众以长江江豚、樱花、生态保护等为主题,创作书画、摄影、海报、手机壁纸、表情包、数字江豚Logo等作品。吸引广大市民踊跃参加。


i江豚——“数字江豚”线上保护中心,正式上线。武汉云负责人表示,将在政府部门指导下,不断完善以i江豚程序为核心的“数字江豚”基础信息平台,发挥技术统筹作用,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全面推进数字技术赋能长江江豚保护,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长江日报集团利用多媒体传播优势,多方联手,汇聚更多力量,打造江豚保护传播高地,国内首创的“数字江豚”新闻专栏,也在当天正式开栏,将今年的“全民爱豚月”及相关项目与活动作为重点报道内容,同时,集中展示长江全流域江豚保护研究、公益活动、文创产品等成果,强势传播“数字江豚”的价值内涵,广邀伙伴,集思广益,高效提升“数字江豚”的社会传播价值。


中国邮政武汉分公司汇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共同打造“江豚邮局”公益文创品牌,联通公益,联通公益“心”、联合公益“行”,打造“数字江豚邮局”“数字江豚”门票、明信片、爱豚护照、特色邮戳,传承传统、创新未来;利用武汉邮政艺术团文艺优势,打造各种“爱豚音乐会(节)”,拯救江豚、点亮微笑;爱江豚公益市集、江豚雪糕、江豚咖啡等文创衍生产品,受众可感可知、赏心悦目。


在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由白鱀豚保护基金会联合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武汉云,以及中国邮政武汉分公司共同启动“数字江豚”文创公益赛。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