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江西省渔政局委托,2015年1月7-15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开展了鄱阳湖枯水期长江江豚的种群调查。此次考察采用传统的目视和声学相结合的方法,考察范围包括鄱阳湖湖区和主要支流。此次考察由水生所鲸类学科组梅志刚博士带队,共6名队员参加;考察使用一艘12米长的渔船作为观察平台,以保证枯水期调查能够覆盖湖区较大的水域面积。
本次考察对鄱阳湖枯水期长江江豚的种群数量、分布模式和栖息地利用等信息进行了收集。直观调查结果显示:冬季低枯水位期,江豚主要聚集在沙坑水域和河湖交汇水域,控制这些水域渔业活动,保护这些水域鱼类资源,确保江豚饵料充足,是现阶段渔政管理的重要工作。根据本次调查结果,研究人员还将对枯水期鄱阳湖江豚种群的生存威胁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枯水期鄱阳湖江豚保护的具体建议。
科研人员正进行目视考察
观察到的长江江豚身影
(文:梅志刚、郝玉江;图:高宝燕)